張宇【走樣 】

2014年7月28日

如果

有一天,我們每天只能說十句話,只能回復十篇訊息,其他的時間只能用來聽、用來看、用來思考,或許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。

2014年7月26日

居安思危

看著電視裡一幕幕澎湖的復興航空空難的畫面,真的很讓人鼻酸,希望罹難者的家屬能早日走出陰霾。

但也百思不得其解,為何在颱風天飛機還要堅持出航?

後來想想,雖然復興航空是營利單位,但如果把責任全都推在他們身上也未免有點過份,有需求才有供給,如果沒乘客或乘客低於一定數量,相信此航班應當會取消。

再者復興也是依照標準作業,若當天風雨過大,航管局也不會讓航班起飛。

不過這次的空難倒給我一個特別的啟示,我們雖然沒辦法阻止意外發生,但卻可以讓意外發生的機率降低。

像是搭乘飛機時,我們沒辦法決定會不會遇到極端的氣候,造成難以挽回的災難,但我們可以選擇在惡劣的天候下,盡量不要搭乘飛機。

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,每每地震或颱風過後,父母總是會千叮嚀萬交代,別在這個時間點到山上玩,因為山坡的土石鬆軟,加上山上天氣不穩定,有可能遇到山崩或其他意外。

還有,前陣子南韓的沉船事件。儘管船長當時下答留在船艙的廣播,但我們不全然要接受,當下最重要的是冷靜地判斷有沒有沉船的可能,如果真的覺得不對勁,一定要想好因應對策,像是逃出客艙或尋找救生衣等等,別傻傻地認為權威或專家說的話就是對的,誰知道船長是不是個兩光的天兵,關鍵時刻保持冷靜才是最重要的。

舉一個台灣社會比較常發生的例子,就是聚餐後如果沾了酒的朋友或上司,很好意的想開車載你回家時,千萬不要礙於人情而答應,要知道酒後駕車是很危險的一件事,如果真的發生不測,再多後悔又有什麼用,而且除了拒絕外,更要強烈要求對方不要開車,相信對方酒醒之後會感謝你的,如果酒醒之後還責備你,那這種朋友或上司不要也罷。

意外無所不在,把握當下最重要。


2014年7月17日

哆啦a夢該不該禁?

從媒體得知,有家長向NCC投訴「哆啦a夢」裡的劇情,部分橋段出現校園霸凌的情節,所以他們希望媒體禁播哆啦a夢。

我覺得應該是少部分家長的意見,只是台灣媒體善捕風捉影、小題大作,才產生這麼大的波瀾,有爭議才有收視率。

不過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討論,一是哆啦a夢的劇情真的算霸凌嗎?二是如果真的有霸凌的情況那該不該禁?

哆啦a夢是我小學時代最喜歡看的卡通,它也陪伴過六、七甚至八年級生一起走過童年生活,直到現在,電視台還是可以看到機器貓藍藍的身影,堪稱是台灣最長壽的卡通。一路走來除了小叮噹改名叫哆啦A夢之外,並沒有太大的改變。

能夠如此熱播,顯示多數人都認為它是一部優質的卡通,而它的確是這樣沒錯!

劇中雖然胖虎會欺負大雄,但遭遇困難時他們也會互相扶持,顯示胖虎跟大雄還是有濃厚的情誼,如果這樣就構成霸凌的條件為免也太嚴苛。

要是哆啦a夢這樣也被禁,那其他卡通如烏龍派出所、航海王等等可能也難逃下架的命運,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,那麼未來陪伴小孩度過童年的人物可能會是聖嚴法師了。

再來,假設劇情被認定是霸凌,那麼NCC有沒有權利禁止電視台播出?我的答案是不行。

對於一個民主國家來說,人民有權利決定他們想看什麼或不想看什麼。像是泡麵不是營養的食品,注重養生的可以不吃,但不能要求政府把泡麵下架,這樣就是剝奪想吃泡麵的人的權利。

同樣地,今天如果有家長認為哆啦A夢內容不營養,他們可以拒看,但不能要求大家都不看。NCC若因此禁播更是違憲,那代表人民的收視自由的遙控器在政府上,北韓不就是這樣嗎。

話說回來,家長如果把小孩的成長生涯會遭遇到的問題都拿掉,那才是對小孩另一種變相的霸凌。




延伸閱讀<放手才能讓小孩飛得更高>

2014年7月13日

談一談政府打房

台北市的房價與薪資所得比,在世界排名數一數二,房屋的價格不斷在往上攀爬,而薪資卻好像卡到陰一樣,增長率扣掉通膨率呈現負成長。

於是,老百姓怨聲載道,逼得政府出重拳打房,左拳是稅率,右拳是率利,的確也打跑了部分的房屋投資客,今年到目前為止,台北市的房價已有趨緩跡象。


(資料來源:永慶房屋)

但就個人而言,我不贊成政府打房,或是說我不贊成政府把無形的手伸入自由的市場。

在自由市場下,商品的價格是供需的結果,而且這個價格是多數人的共識,房價也一樣,不可能單由賣方決定,因為買方不是笨蛋,當他發現房屋未來的現值大於目前的現值時,他才會購買。

房價就像股價一樣,目前股王大立光的股價不斷地在創歷史新高,但還是有很多投資人拿錢追捧,他們買的就是大立光未來的價值。

台北市房價高,是因為它有完善的公共設施,方便的交通網路,相對較高的薪資與工作機會,與無形的城市文化等等因素,進而推升台北市的不動產價值。

有人說台北市房價高是因為投資客的關係,那我只能說這些人真的太看得起投資客了。

這麼說好了,高房價會不會脫離原本該有的行情呢?我覺得肯定會!網路上有流傳著這麼一則經典的小故事:

「某鄉村附近的山林裡有很多隻猴子,有天,鄉村裏來了一個商人,跟村民說想買猴子,每隻10元,於是村民全去捉猴子,沒多久大部分猴子就全被商人買走了。

又過了一段時間,商人說,願意花20元買猴子,村民們又去捉猴子賣給了商人,此後山林的猴子所剩寥寥無幾。

過了沒多久,商人跟村民說現在願意花40元來買猴子,但目前村民已經很難捉到猴子了,商人說自己先回城裡,這裡的事由助手打理,等他回來再處理猴子的事。

商人走後,助手對村民說,我把商人先前買的猴子每隻賣給35元你們,等商人回來你們再40元賣給他,村民們同意了,助手賣完猴子後,回到了城裏,從此商人與助手再也沒回來過。」

就像村裡的猴子一樣,房價也會偏離原應該有的行情,但當價格過高時,會讓原本想搬來台北市的人不來了,而原本住在台北市的某些人為了賺價差,把房子賣了遷移他鄉,於是需求減少,房價自然就下跌。

所以說,在自由市場下,房價最終會回復至原本該有的水準。

至於現在台北市的房價是不是在「原本該有的水準」,真的很不好說,但如果觀察現階段的租屋報酬率只有2%左右的話,我個人的做法是猴子與房子都不買。

話說回來,相較於房價不斷上漲,房價長期下跌才可怕,雖然人人都買得起房,但城市進步的動力持續在萎縮,原本熱鬧的百貨公司開始寂靜,路上的美食店面一間間關門了,這樣的都市,你真的想住嗎?

說到底,台灣的民眾也要有自覺,不要老是冀望政府打房,很難說政府的美意不會幫倒忙(出於善意的政策幫倒忙的例子在世界各國不勝枚舉),高房價某種層面代表的是多數人的共識,試問,如果今天你要賣房,你希望賣的價格比買的價格高還低?相信問題的答案大家都有共識。
 

2014年7月9日

海量資料

還記得以前小時候怎麼找需要的資料嗎?回想以前國小求學階段,那時個人電腦還不普遍,如果生活上有一些疑難雜症,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找老師或家人詢問,不過那時候年紀小,頭腦簡單思想單純,也沒有奇怪的問題可問。

拜科技進步所賜,現在要找資料可簡單多了,只要打開電腦,在google網頁裡輸入關鍵字,眨眼之間,螢幕上已經列了超過百萬筆的網頁資訊,如果字打錯google還會給你溫馨提示哩。

就拿找公車乘車資訊來說,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,如果想知道從輔仁大學搭公車至國父紀念館的公車號碼,可能的做法是問當地人,或打電話到104詢問客運公司的電話後再打電話去問,但這一來一往之間至少也要花十分鐘以上。

但如果用google查,不用三分鐘就搞定,還幫你把乘車時間都算出來了,多貼心。

在網路上,資訊很容易取的,可以替使用者省下很多不必要的時間,甚至解決無法解決的困難。

不過,我也漸漸發現,資料取得太容易也不見得是好事,因為還要花時間過濾資料。

像是前幾天我想在淘寶上買本旅遊書,打完書名跑出好多商品出來,價格參差不齊,但共通點是這本書之前沒有成交紀錄,於是花了一點時間去比較哪個商家評價高、價格又合適,直到確定拍下後,前後也花了一個小時。

還有一個很常碰到的狀況:我出差時很常利用app來查詢飯店資訊跟預訂,但為了找到最滿意(乾淨、便宜、交通方便、附近生活機能好)的飯店,卻因此花了很多時間(如看評價、比較哪間性價比高、在地圖上看交通方不方便)。

用app訂房真的很方便,但如果像我一樣執著在想找到最好、最優惠的房間,那又得花不少時間在過濾資訊上。

這就是海量資料所衍生的「選擇成本」。

所以,現在我開始學著把標準放寬,為了多省那幾十塊人民幣而付出不等比例的心思,這根本是本末倒置的做法。

當雲端越來越方便的同時,網路上的資料量也不斷被放大,如何與這些深不見底的資料海相處,「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飲」可能是以後我要學習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