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 | 2006.11.14 |
主題 | All-IP Cross-Layer 4G 行動通信研究 |
隨著科技的進步,人們的通訊技術不斷的進步,從最古老烽火台、飛鴿傳書,演變到利用郵差、電話傳達訊息,到目前人手一機、想聊就聊的狀態,無線通信已經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。 記得我第一次用手機的時候,是剛讀大學的那一年姑姑送的那是一支國外知名大廠NOKIA 8310的手機。印象中,那一支手機在那個年代(也不過是三年前)算是一支風評不錯的中高價位機,有很多不錯的功能,如貪食蛇、廣播等等功能。 只是,去年年中,因為電池故障的問題我才換了另一支手機,國產ASUS V75國民機。 但是,重點是只過了短短三年,我的手機就從黑白變成彩色、也多了照像功能、還可以玩java的遊戲、聽音樂、聽廣播、甚至看MV都不是問題,更厲害的是,這麼好用的手機應該都很貴,錯!這支手機不用3千摳摳就能帶回家了。 我的人生也因為手機,從黑白變成彩色了。 看到這邊,應該就能很清楚明白行動通信在未來的重要性了吧。
|
日期 | 2006.12.01 |
主題 | 高速電路板設計 |
之前有修過電磁學的課,而且因為某種原因下(絕對不是有興趣)修了兩次。 從電磁學的理論中可以知道,當電路的頻率達某種程度以上,就不能以常理的方式來分析電路,必須把電磁波的效應也考慮進去。 高速電路板,顧名思義就是速度快、用在高頻段的電路板,所以在製作或是設計時,就要特別注意。像是板子上的信號線轉彎時要注意不能呈90度角,不然在角落會發射出電磁波,除了影響其他元件的特性,還會造成阻抗不匹配等等問題。 所以結論是,上兩次電磁學多少還是對設計電路有幫助的。
|
日期 | 2006.12.08 |
主題 | Interactive Computer Graphic:Practice and Experience |
從主題上來看,這很明顯是乙組的課。 而乙組的課大部分都是跟演算法有關的,所以他們很強調邏輯的重要性。 如果說有要好的邏輯性,才能寫出好的程式,相信這大家也都能認同。 所以,在以邏輯為前提下,這堂演講課對於游走在甲組與丙組之間的我來說,聽不懂是正常的現象,聽的懂就有反常態,如果聽不懂還能打出一份報告,那跟比就是邏輯上的一個瑕疵。 因此,這篇我打完了。 我學到的是─邏輯的觀念。
|
日期 | 2006.12.15 |
主題 | 企業分工團隊合作 |
團業分工是很重要的,特別是對於強調高科技製作技術、高度專業分工的台灣來說,更是密不可分。 一間大的科技公司,裡面至少一半以上都是工程師,從台大、清大、交大、雲科大,到台科、北科、虎科大等等,每個工程師的專業領域肯定不會一樣,就算一樣同一間學校畢業的學生,素質或思想也不可能相同。 所以,如何把這些工程師擺在該擺的地方,就是老闆所要注意的,也就是團隊分工的重要性。 讓公司底下的員工專業分工、彼此合作,就能達到最佳的工作效率,才有更多的專利可以取得,讓公司在市場屹立不搖。 總而言之,懂得團隊分工的人就能賺大錢,這樣就很清楚了吧。
|
日期 | 2006.12.22 |
主題 | 膠囊內視影像的處理 |
這是一個很好的演講。 演講的主題就是:如何膠囊化微米、甚至奈米級的照相機,使人們可以藉由服用的方式,照出醫生想要的腸胃內視圖。 在傳統的治療中,一般腸胃有問題時,醫生無法立即診斷,只能根據經驗判斷病人的病情,因為這個原因,讓很多本來可以事先預防的疾病,往往拖到中後期才被診斷出來。 更可怕的是,要診斷這些疾病早期唯一的方法只有一種,那就是吞胃鏡。 那是一根很神奇的管子,會從你的嘴巴慢慢跑到腸胃內,在利用內建的攝影鏡頭讓醫生檢查。然而在這過程中會感到極度不舒服,噁心、想吐,但卻不能亂動,以免造成醫療設備的損壞,造成心中跟腸胃永遠的痛。 為什麼我會這麼清楚,原因就是─我也吞過。那真是一個不愉快的回憶。 所以,聽到今天的演講還滿開心的,知道目前已經有這種新的醫療技術,讓以後的病人不會再造成二次的心理傷害。 不過,這個膠囊在製作過程中極為精密,必須把微攝影機與身體內部做一個很好的隔絕,以免造成細菌感染。 只是,也由於這個原因,讓這種膠囊內視的製作成本攀高,聽演講者說,使用一次就要十多萬,而且健保也不給付,讓很多人根本沒辦法使用,特別是一些真正需要這種技術幫助的老人們。 希望在未來,這種技術能夠平民化。
|
日期 | 2007.01.05 |
主題 | 多媒體應用的可重組計算軟體硬體設計技術 |
因為電腦的普及化,讓很多東西變的更方便,像是飲料販賣機,只要投一個硬幣下去,再壓一下想喝的飲料,內部的程式就能馬上做出判斷,〝咚〞的一聲,轉眼間飲料就掉下來了。 不過,比較特別的是,演講的題目是關於計算機的,但演講的老師卻好像有一點點偏甲組,但是卻又不那麼甲組,這應該就是所謂的『新中間路線』吧。 雖然這是最後一堂演講了,但卻讓我最印象深刻,記憶猶新。 為什麼那麼有感覺呢?絕對跟他的內容沒有關係,因為大部分我真的都聽不懂,這一點我很肯定。 之所以這麼有感覺,是因為楊教授博惠大哥在操作投影機時,一個不小心把畫面都用顛倒了,讓很多人噗嗤的笑了出來,連坐在附近原本在睡覺的人的人都驚醒了,頓時笑聲此起彼落,搞的我心情也莫名變好了。 在場唯一笑不出來的,應該就是楊教授博惠大哥、跟來自聖約翰的那名教師了吧。他們臉上的表情,感覺就像是在販賣機投完身上唯一一枚硬幣後,然後。機器故障。 因為這個偶發事件,讓大家在很愉快的氣份中,結束這學期的科技新知課程,為課程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