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「連皮帶肉純手工水餃」,指的是從桿麵皮、剁絞肉一直到包水餃的一條龍過程。
然後我就把這個想法跟親友分享,結果得到的答案竟然是...
「我們去前面餃子館吃就好了阿...」
「水餃皮沒那麼好用,你還是買現成的就好...」
「你不用算我的那一份...」
.....
然後我被激怒了這樣,就水餃而已嘛,至於這麼困難嗎!
而且作法網路上都有,加上我的聰明才智,我不信生不出一顆水餃。
後來我請煮菜阿姨幫忙買食材,利用不用加班的星期六晚上作。
(當時阿姨聽到我要做水餃,也是一臉狐疑困惑 >< )
在奮鬥了六個小時多後,總算包出53顆水餃 ^__^
馬上試煮了十多顆,沒想到味道嚐起來還不錯,這不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,其他人吃完之後也這樣覺得,唯一的缺點是水餃皮桿太薄了,所以在包水餃時,不小心弄破好幾顆,不過整體來看,這次包水餃算是成功了。


以下是我的食材與處理過程:
食材有麵粉、豬肉、高麗菜、蔥、少許的薑。
在過程方面,我的順序是先做皮、再弄內餡。會先做皮的原因,是因為我也怕做不出水餃皮,空有內餡也沒戲唱。但其實這個順序是錯誤的,應該要先把內餡處理完再做水餃皮,這樣皮桿完就可以馬上包了。
桿麵粉的過程其實滿有趣的,因為水與麵粉的比例不確定,所以每次加水都加一些些就好,一直到出現團狀的麵粉糰後就可以開始捏揉。
還有,麵粉不要通通倒下去做水餃皮,要預留一些後面會用到。另外,千萬不要在洗過的木質砧板上揉麵粉糰,因為毛細現象的關係,麵粉糰會吸收砧板裡的水,然後就變得越來越軟,這是我的切身經驗 = =

剁絞肉也沒什麼好說明的,就把豬肉先切成片,再切成條狀,再一直剁一直剁一直剁一直剁一直剁直到剁碎為止。 (這算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切豬肉 @@)
高麗菜、蔥及薑的切法也是,不過切成碎片狀就好了。
補充一點,高麗菜與蔥在切之前,請先把水分給擦乾,或是切完之後放到塑膠袋裡,用牙籤戳破幾個孔後,把水分擰出。

然後再把以上食材倒在一起,加入些許的鹽、醬油、橄欖油、胡椒粉(我覺得再加點米酒會更香,可惜手邊沒有)後攪拌,直到所有食材都充分豁在一起後即可包餡。

不過由於很久沒有包水餃了,所以包完的水餃沒有很漂亮,我反而覺得這是目前為止最困難的關卡...
放餃子的盤子上記得灑一些麵粉,麵皮才不會黏在上面。

至於菜與肉的比例,我是依照國中時跟我媽一起包水餃的感覺抓的,所以沒有具體的數字,或是上網查都查的到,其他差不多就是這樣了。
對了,對了!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...
以後請叫我阿瑋師 哈哈哈 XDD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