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宇【走樣 】

2014年4月18日

[心理]踱步效應

老婆的第一胎快要生了,DB著急的在產房外來回踱步,不時地抬手看看手上的手表,心想老婆怎麼進去那麼久還沒出來,儘管DB完全不知道分娩要花多少時間。

「別老是在門口走來走去,看得我的頭都暈了,別急,坐下來慢慢等」老媽總算說話了。

老媽說得沒錯,DB來回踱步對老婆生產並沒有幫助,而這就是所謂的「踱步效應」。

「踱步效應」指的是當人們面對沒有頭緒的問題時,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著手,但又不願意束手無策坐以待斃,所以會做出一些沒意義的舉動,試圖讓大腦產生「雖然不知道怎麼解決,但至少有努力過」的想法。

像是,我弟在玩網路遊戲時,會情不自禁的一直點擊滑鼠,但他頻繁地點擊滑鼠也不會讓遊戲裡的人物走得更快,事實上還可能讓手中的滑鼠走得更快─他的確已經玩壞了幾隻滑鼠了!

我在淘寶購物後,會常常習慣性的跑去問門衛有沒有收到我的包裹,不過這個動作並不會讓包裹更快抵達我的手中,而且理性來講,買的東西對我來說一點急迫性也沒有,如果急的東西我就會出門買而不是透過網路購物,這種矛盾的行為,也是「踱步效應」的展現。

還有一種「踱步效應」很常見,不少人在開車迷路時,會憑經驗或直覺去決定該往哪個方向走,然後因為沒選對方向因而多走了不少冤枉路,也白花了許多時間。殊不知,迷路時最好的做法就是什麼都不要做,先停下來問路人或打電話詢問後再出發,才不會因為朝反方向而越走越遠。

有些考生在大考前,總會囫圇吞棗式的把所有參考書都翻過一遍才肯罷休,其實這種做法並沒有效率,很容易一目十行過目即忘,雜亂的記憶更會影響考生的表現。

「踱步效應」也會產生可怕的後果。得了不至之症的病人,常常聽信坊間偏方,花很多錢買沒有療效的藥品,或迷信民俗療法而延誤就醫,最後反倒造成嚴重的傷害。

所以,下次遇到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問題時,就先停下來什麼事都不要做,冷靜思考過後再採取下一步,避免陷入多做多錯的困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