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成這些人從廠內蒸發的原因,一部份是內陸逐漸發展起來,有些人回鄉後直接就地就業,另一部份人是重新找一份待遇更好的新工作。
不過,今年這個現象好像比往年更嚴重,從廠外的大馬路上每五十公尺內,就有一個流動徵才攤位,廠房的圍牆外,也高掛求才的紅布條,不難猜想,這場缺人的饑荒有多嚴重。
我們廠沒倖免於難,在發完一月份的工資,隔天有個女孩就神隱了。
像這種「神隱少女」的員工真的讓人很討厭,工作沒交接就落跑,連一通電話都沒打,一點責任感與感恩之心都沒有。
缺工造成的另一現象是,在粥多僧少的情況下,各廠為了搶人,只好硬著頭皮把薪資再往上加,加不上去的廠就等著員工被蠶食,所以也出現平均薪資年年在提高,但也年年在缺工的惡性循環。
雖然缺工讓資方氣得牙癢癢,但站在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,這是一種良性的現象,表示人才在流動,流入的區域消費力提升,流出的區域產業汰弱留強,被迫轉型或升級。
也就是說,當「消失的勞工」已成為新常態,「消失的工廠」 則正要上演。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